五子歌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
一能胜予。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为人上者。奈何不敬。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惟彼陶唐。
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
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呜呼曷归。
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祖有训:古代帝王的祖先留下的教诲。
- 民可近:百姓可以亲近,但不能轻视。
- 邦本:国家的根本,比喻人民。
- 兆民:众多的民众。
- 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形容领导者地位危殆,如用腐朽的绳子驾驭六匹马。
- 色荒:沉迷于女色。
- 禽荒:沉迷于狩猎。
- 峻宇雕墙:豪华的宫殿和装饰。
- 陶唐:传说中的远古盛世,代表理想社会。
- 冀方:古代中国的一个区域,此处泛指地方。
- 厥道:他们的治国之道。
- 关石和钧:古代调节税率的器具,象征公正公平。
- 王府则有:王者应有的法则。
- 覆宗绝祀:家族覆灭,祭祀中断。
- 曷归:何处回归,意指失去正确的道路。
翻译
祖先曾教导,百姓虽可亲近,却不容轻贱。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稳固,国家才能安宁。我看着世间那些平凡男女,他们只需稍有智谋,就能超越我。怨恨并不在于公开,而是暗藏心底。我面对广大的民众,心中忧虑如驾驭朽索牵动六匹烈马,作为统治者怎能不谨慎?
古人说,内部沉溺于声色,外部热衷于狩猎。纵情美酒,喜爱音乐,宫殿华丽,如果犯下任何一点,都可能导致国家衰亡。那陶唐盛世,地方秩序井然,如今却偏离正轨,纲常混乱,最终走向灭亡。
我的先祖,万国之君,留下公正的法则给后代。然而有些人忘却了这些,导致家道衰落,祭祀中断。唉,该往何处寻找回归的道路?
我内心充满悲伤,百姓视我为仇敌。我该依靠何人?心中愁苦,面皮厚实,却又羞愧难当。如果不谨慎自己的品德,即使后悔也追悔莫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古人的训诫,揭示了治国之道与人民关系的重要性。它告诫统治者要尊重人民,保持谦逊,避免过度奢华和放纵,否则会导致国家的衰败和灭亡。诗中寓言生动,如“朽索之驭六马”形象地描绘出领导者面临的危机,警醒后世君王必须谨慎行事。同时,诗人以历史为鉴,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
无名氏的其他作品
- 《 梦歌 》 —— [ 周 ] 无名氏
- 《 国风 · 魏风 · 伐檀 》 —— [ 周 ] 无名氏
- 《 国风 · 郑风 · 东门之墠 》 —— [ 周 ] 无名氏
- 《 国风 · 秦风 · 渭阳 》 —— [ 周 ] 无名氏
- 《 国风 · 豳风 · 伐柯 》 —— [ 周 ] 无名氏
- 《 国风 · 陈风 · 东门之杨 》 —— [ 周 ] 无名氏
- 《 周颂 · 天作 》 —— [ 周 ] 无名氏
- 《 书锋 》 —— [ 周 ]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