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

抽黄媲白总称才,谁遣山栀入画来。 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抽黄媲(pì)白,比得上。这里指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互相媲美。意思是呈现出黄白等色彩相互争艳 。
  • 谁遣,派遣,这里是谁让的意思 。
  • 杜陵:代指杜甫,因杜甫曾自称“杜陵野老”。

翻译

那些呈现黄白色彩、争奇斗艳的花儿都堪称具备非凡的才情,可又是谁把山栀花引入画中呢?山栀花好像觉得诗家中很少有懂它的知己,以至于杜甫吟唱完也没见它开放。

赏析

这首诗从一种别样的视角来描写栀子花。诗的开篇“抽黄媲白总称才”句营造出花卉缤纷、群芳斗艳的大环境,为栀子花的出场做好铺垫。“谁遣山栀入画来”则笔锋一转,引出山栀花,提出疑问,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思索。后两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诗人赋予栀子花以人的心境情感,以栀子花觉得诗家少有知己,在杜甫吟诗后都不开放,委婉地表达出栀子花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同时也流露出作者以栀子花自比,感怀自身知音难逢的情愫 ,使小小的栀子花承载了悠远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意象独特,情感含蓄,托物言志,在描写栀子花中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