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 张嵲
三吴多异候,疟疠日愁予。 夏日虽可畏,清风非穆如。 残春且重茧,徂暑但深居。 冻饮清凉耐,由来未可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吴:古地区名,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在这里泛指江南地区。(吴:wú)
  • 疟疠(nüè lì):疟疾等疫病。(疟:nüè,疠:lì)
  • 愁予:使我发愁。
  • 可畏:令人畏惧。
  • 穆如:和畅如春风。
  • 重茧:厚绵衣。
  • 徂(cú)暑:暑热消逝。(徂:cú)

翻译

江南地区气候多有异常,疟疾等疫病每天都让我忧愁。夏天虽然让人畏惧,清凉的风也不像春风那样和畅。残春时节还穿着厚绵衣,暑热到来时就只能深居不出。清凉的冷饮耐得住炎热,但向来不能长久储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酷热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扰。诗的首句写江南地区气候异常,疟疾等疫病让人忧心,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基调。接下来描述夏天的可怕,清风也不如春风那般宜人。“残春且重茧,徂暑但深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春天过去时还需穿厚衣,暑热来临时只能深居避热,体现了人们对炎热天气的无奈。最后提到清凉的冷饮虽能解暑,但难以长久储备,进一步强调了面对酷热的困境。整首诗通过对季节变化和人们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对夏日苦热的感受,语言简洁,意境真切。

张嵲

张嵲

宋襄州襄阳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选中第。高宗绍兴五年召对,疏称宜固守待变,又言荆、襄、寿春当择良将劲兵戍之。除秘书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请薄赋安民。七年,迁著作郎,请选儒臣为蜀、荆、襄帅。旋因牵连刊改《神宗实录》罪,出任福建路转运判官,复上书极论朋党之害。金人背盟,为秦桧画策草檄。擢中书舍人,升实录院同修撰,寻被万俟劾罢。起知衢州,除敷文阁待制,为政颇严酷。秩满,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工诗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