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晋卿颐斋

· 曾丰
鲲鹏振翼初九万,楩楠归根终数寸。 稚须有发老有收,养之各要适其分。 三儿读书翁卧听,生涯固有何所营。 功名羞从奇道取,文学厌与今人争。 谁揭此斋函二意,翁养其恬儿养锐。 今虽异养后同功,一本庄椿三郤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鲲鹏:古代传说中极大的鱼和鸟,常用来象征宏大高远的志向等。如《庄子·逍遥游》中记载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振翼:振动翅膀,这里表示鲲鹏展翅高飞的动作。
  • ****楩楠(pián nán)**:楩和楠是两种优质的木材,常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美好珍贵之物 。
  • **归根:回到根基之处,此处可理解为树木生长到最终回归根本。
  • **适其分:适合其各自的分寸、尺度。就是要恰到好处,符合自身的情况。
  • **奇道:奇巧的、不正当的途径。
  • **庄椿:《庄子·逍遥游》中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后用“庄椿”来比喻长寿,也有美好之意。
  • **郤桂:“郤”同“卻 ”,晋郤诜曾于武帝前自比为“桂林之一枝”,后人以“郤桂”比喻科举及第。

翻译

鲲鹏振动翅膀一飞就是九万里的高远,成材的楩楠最终也不过是回到根源变成几寸长的一段木材。年幼时的蓬勃像须发生长,到老了则有所收敛,培养发展都要适合各自应有的尺度分寸。三个儿子在认真读书,老翁躺卧一旁静静聆听,他们的生活自有其规律,并无过分的钻营追求。老翁不屑于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去获取功名,也厌烦在文学上与世俗之人争夺高下。是谁为这颐斋揭示了这两层含义,老翁养的是内心的恬淡宁静,儿子们养的是进取的锐利锋芒。如今虽然修养的方式不一样,以后却会有同样良好的功效,就像一棵长寿的庄椿庇佑着几个科举有成像郤桂般的优秀儿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多种意象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家庭生活理想。开篇以“鲲鹏”“楩楠”对比,借鲲鹏振翅高飞的宏大和楩楠归根的朴实,启迪人们理解事物发展皆有分寸,应顺应自然规律。接着描写家庭生活场景,翁卧听儿读书,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且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老翁不逐功名、不与人争文学成就,体现出其超脱世俗的心境。“谁揭此斋函二意”一句引出对“颐斋”内涵的解释,巧妙地阐释了翁与儿不同的修养方式 ,“养恬”与“养锐”各异,却殊途同归。最后以“庄椿”“郤桂”作结,寄予了对家庭温馨、子女成才的美好祝愿,表达了一种积极健康、深厚且长远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期盼,整首诗意境深远,富含人生思考又充满家庭温情,耐人寻味。

曾丰

宋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 8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