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八首 其二十二

性觉妙明,本觉明妙。 与太虚等量,与物情同道。 应色应声,随听随眺。 入三世而非去来,混万缘而无正倒。 云日低时字雁横,夜蟾落处孤猿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偈(jì)颂:梵语“偈佗”的又称,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 太虚:指玄远之境。
  • 物情:物理人情,世情。

翻译

本性觉悟奇妙光明,原本觉悟明亮美妙。与玄远之境等同分量,与世间情理同条道路。应和颜色应和声音,随着听闻随着眺望。进入三世却不是去和来,混同万般机缘却没有正和倒。云朵太阳低落时文字般的大雁横向排列,夜晚的蟾蜍落下之处孤独的猿猴鸣叫。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的思考。它探讨了觉悟的本质和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强调了觉悟的奇妙和明亮,以及与太虚等量的广阔和等同物情的融合。诗中描述了一种超越三世、不受正倒等概念限制的境界,展现出一种空灵和超脱的感觉。通过对自然景象云日、雁、夜蟾、孤猿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使抽象的禅理在具体的景象中得以体现,让人在感悟禅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释正觉

释正觉,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1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