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二首 其二

· 汪琬
海鸥远逝鹤高翔,从此粗将愿力偿。 已遣扫除新药径,别教检点旧巾箱。 欲移小树多芟竹,恐碍前山短著墙。 更有耗磨衰景处,往来频在赞公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ū)将:大致将要。
  • 愿力:佛教语,指誓愿的力量。这里可理解为个人的心愿。
  • 药径:种植草药的小路。
  • 检点:查看清点。
  • 巾箱:古时装头巾或书卷等物品的小箱子。
  • (shān):割草,这里指砍伐。
  • 耗磨:消磨。
  • 衰景:晚年。
  • 赞公房:僧房。

翻译

海鸥远远地飞走,仙鹤高高地飞翔,从现在起大概我的心愿能逐渐实现了。已经安排人清扫新开辟的药径,另外还让人查看清点旧的巾箱。想要移栽一些小树,就要多多砍伐竹子,又担心建矮墙会妨碍眺望前面的山峦。更何况还有消磨我这晚年时光的事,就是频繁地往来于僧房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闲适的晚年生活图景。首联以海鸥远逝、仙鹤高翔,寄托诗人远离纷扰,心愿渐偿的心境。颔联通过清扫药径与查看巾箱等细节,展现出一种有条不紊、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颈联移栽小树、建墙等举动,细腻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环境营造的用心与思考。尾联提到频繁往来于僧房,则暗示诗人在晚年通过与僧侣交往,在禅意中寻找心灵慰藉,消磨残余时光。整首诗语言质朴平实,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闲适惬意生活的追求与对晚年时光的独特感知,韵味悠长。

汪琬

汪琬

汪琬,字苕文,又字钝庵,学者称钝翁,又称尧峰先生,长洲人。顺治乙未进士,累官刑部郎中。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有《钝翁前后类稿》。 ► 10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