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九秋杂咏 》 —— [ 明 ] 成鹫
- 《 和社中诸子咏一茎二色红白莲花 》 —— [ 明 ] 成鹫
- 《 初春还马山,静语师归自丹霞,十影、化声二子各还故里,赋此 》 —— [ 明 ] 成鹫
- 《 罗浮山过访值予远游留诗而去既归复来出荷锄图索题用韵赋赠 》 —— [ 明 ] 成鹫
- 《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 其五 》 —— [ 明 ] 成鹫
- 《 泊西南渡口与马山诸子分赋 》 —— [ 明 ] 成鹫
- 《 借园杂咏 》 —— [ 明 ] 成鹫
- 《 题刘让夫明府行乐图十二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