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所种松

苍髯分种出山林,却忆当年郁翠阴。 自是君王来避雨,初无一点大夫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髯(rán):这里形容松树粗壮的枝干如同老人的胡须,代表松树。古时人们常用形象来指代事物。
  • 郁翠阴:指松树曾经郁郁葱葱,有浓密的树荫。“郁”表示茂盛的样子;“翠”指翠绿的颜色;“阴”同“荫”,树荫。
  • 大夫心:典故出自秦始皇封松树为五大夫。这里“大夫心”暗示松树没有趋炎附势、追求功名利禄之心。

翻译

从山林中分出种下这棵好似有着苍髯的松树,此时不禁回忆起当年它在山林中那郁郁葱葱、绿荫浓密的样子。那时即便是君王前来树下避雨,它也从来没有一丝想着借此获取荣华、追求功名利禄的念头。

赏析

这首诗以“咏松”为题,实则借松言志。首句描写移栽自山林的松树,引发对其往昔在山林中繁茂之态的回忆,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氛围。次句具体回溯松树当年在山林中的葱郁模样,增添了对松树天然自在状态的向往之情。后两句用秦始皇封松为五大夫这一典故,以松“初无一点大夫心”来展现松树的纯洁与高洁,它不会因得到君王的青睐而改变自己的本心,象征着一种不图名利、坚守本性的高尚品质。诗人借松的品格来表达自己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的志向,托物言志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借松树这一高洁形象映照出自己的精神境界。

释行海

释行海,号雪岑,剡(今浙江嵊县)人(同上书《归剡》)。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住嘉兴先福寺(同上书《丁卯秋八月奉檄住嘉兴先福寺》)。有诗三千馀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馀首为《雪岑和尚续集》二卷。事见本集林希逸跋。 释行海诗,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一六六五)刻本(简称日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