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 其六
白头儒生良自苦,独抱陈编住环堵。
身历燕南遍齐鲁,摩挲漆经观石鼓。
上探商周过三五,矻矻穷年竟奚补。
岣嵝山头祝融火,百王遗文弃如土。
马矢高于瞿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
寓言何必齐庄周,属辞何必通《春秋》。
一字不向人间留,乱离已矣吾无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头儒生:头发花白的读书之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陈编:旧书,古籍。
- 环堵:四面土墙,常形容居室简陋狭小 。
- 摩挲(mó suō):用手抚摸。
- 漆经:古书以漆书写,这里指古代经典。
- 石鼓:古代的一种石刻,上面刻有籀文,内容多为歌颂秦朝君王游猎事迹 。
- 三五:指三皇五帝。
- 矻矻(kū kū):勤劳不懈貌。
- 奚补:有什么益处。奚,何。
- 岣嵝(gǒu lǒu)山:衡山的主峰,在湖南衡山。
- 祝融火:祝融是神话传说中古帝喾时的火正官,这里借指火灾。
- 马矢:马粪。
- 瞿相圃:春秋时鲁国的地名。
- 笺释:注解。
- 虫鱼:古代训诂学的内容,指对字词的解释考证,这里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 榛莽:丛生的草木,这里比喻湮灭、废弃。
- 寓言:有所寄托的话,这里指著书立说。
- 齐庄周:与庄周一样的齐物思想(庄周主张万物齐一 )。
- 属辞:撰写文章。
- 通《春秋》:精通《春秋》之义(《春秋》是古代经典,含有褒贬、微言大义 )。
- 乱离:指社会动荡、战乱。
翻译
头发花白的我这读书之人,实在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独自守着老旧的书籍,住在狭小简陋的屋子里。我曾亲自游历燕南,足迹遍布齐鲁大地,亲手抚摸古老的漆书经典,仔细观赏那威严的石鼓。向上探索商周乃至三皇五帝的事迹,终年辛勤不懈,可到底又有什么用呢?岣嵝山上燃起熊熊大火,历代君王留下的珍贵文献就像泥土一样被随意抛弃。鲁国瞿相圃的马粪堆积得高高的,那些对古代经典的注解之类的文化成果也被弃之不顾任其荒废。著书立说又何必追求像庄周那样的思想,撰写文章又何必非得精通《春秋》那样的大义。我决定一个字也不在世间留存,这个动荡离乱的时代结束吧,反正我已不再为此担忧。
赏析
这首诗是吴伟业抒发内心苦闷之作。诗开篇以“白头儒生良自苦”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坚守旧学却处境艰难的痛苦。中间通过讲述自己的游历探索经历,以及描述珍贵古籍文献被弃如土的悲惨境遇,展现出学者努力钻研却面对文化衰落的无奈与悲哀。“马矢高于瞿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强烈地表现出对当时文化荒芜、世态炎凉的悲愤。诗的最后表明自己不再执着于世间的著书立说,看似洒脱放下,实则蕴含着更深的痛苦与对乱离时代的失望反抗。吴伟业通过这首诗,以自身境遇为切入点,深刻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凋零背景下读书人的困境与心态转变,充满对现实的批判与感慨,情感真挚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