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即事

· 洪繻
西风瑟瑟暮云飞,远望关山路未违。 两岸白蘋初贴水,一林红叶欲沾衣。 淞江客爱莼鲈美,衡岳人看荻雁肥。 独有八闽天尽处,愁来不见片帆归。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洪繻(xū):诗人名字。
  • 瑟瑟:形容风声。
  • 关山路未违:关隘山路并未偏离熟悉的模样,“未违”表示没有违背、改变 。
  • 白蘋(pín):一种水生植物。
  • 贴水:贴近水面。
  • 淞江:即“松江”。
  • 莼鲈美:有“莼鲈之思”的典故,指思乡之情。西晋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于是弃官回乡。
  • 衡岳:衡山。
  • 荻雁:荻草中的大雁。
  • 八闽:福建的别称。

翻译

傍晚时分,秋风瑟瑟吹过,暮云在空中飘飞。远远眺望那关隘山路,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江的两岸,白色的蘋草刚刚贴近水面;山林里,满树的红叶好像要沾上衣襟。松江的游子眷恋那莼菜和鲈鱼的美味,衡山的人们观赏着荻草丛中肥美的大雁。可唯独在福建那天涯尽头,满心忧愁却不见有一片归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秋时节的景色与作者复杂的情感。开篇通过“西风瑟瑟暮云飞”营造出一种萧瑟、悠远的氛围,引出对远方关山路的眺望,奠定了全诗略带哀怨的基调。颔联对新秋景色进行细腻描写,“两岸白蘋初贴水,一林红叶欲沾衣”,一个“初”字和“欲”字,将白蘋、红叶赋予了动态和生命力,生动展现出秋景的清新与变化。颈联运用“莼鲈美”的典故,巧妙地流露出游子的思乡情绪。同时“衡岳人看荻雁肥”,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不同地域人们别样的秋景体验,丰富了诗歌层次。尾联“独有八闽天尽处,愁来不见片帆归”,点明诗人所在之地,抒发了孤独愁苦又盼归人的心情,以景语收束又饱含深情,给人留下悠远的回味空间,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又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与愁绪。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