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井汛

四十里井间,只有十家住。 十家汲井过,并向麦畦注。 麦肥如野菽,饱食耐征戍。 耕余了无事,间或插桑苎。 遂令半里间,夹屋无杂树。 南山团作障,三里塞去路。 时有归墟人,穿云如白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汛(xùn):旧称军队驻防地段。
  • 野菽(shū):野生豆类。
  • 桑苎(zhù):桑树和苎麻。
  • 归墟:传说为海中无底之谷,谓众水汇聚之处。

翻译

在这四十里井的驻防地段,仅仅只有十户人家居住。这十家人汲取井水后,一并朝着麦田去浇灌。麦子长得像野生豆类那般肥壮,能够吃饱从而忍耐出征戍守。耕种之余没有什么事情,偶尔会栽种桑树和苎麻。于是使得半里的距离间,房屋夹杂着而没有其他杂乱的树木。南面的山围成了屏障,三里的距离阻塞了去路。不时有好似从海中无底之谷归来的人,穿越云彩就像白鹭一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僻远又宁静的地方。诗中对四十里井间的景象展开描写,住户虽少,但麦肥人闲,呈现出一种简单质朴且安逸的生活状态。“南山团作障,三里塞去路”写出了周围环境的独特,最后以“归墟人”如“白鹭”的奇妙景象作结,给诗歌增添了一丝空灵和悠远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意境和氛围。整体画面简洁,语言质朴,却生动地展现出了这个特别之地的风貌。

洪亮吉

洪亮吉

清江苏阳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自号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时诗与黄景仁齐名,交谊亦笃,时号洪黄。景仁家贫,客死汾州,亮吉亲赴山西,为经纪丧事。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而论人口增加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等。 ► 2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