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段桥至龙潭三首 其一

溪谷风何?,浓阴亦未收。 炮车云出大,银竹雨来稠。 木末猿呼侣,泥中客掉头。 人烟一萧瑟,稍喜似凉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ē)**:语气词,此处表感叹。
  • **浓阴:浓厚的阴云。
  • **炮车云:一种形状如炮车的云,常预示暴风雨即将来临。
  • **银竹:比喻大雨,雨滴如银竹般下泻。
  • **木末:树梢。
  • **萧瑟:形容寂寞凄凉。

翻译

溪谷中的风啊是多么呼啸,浓厚的阴云也还没有散开。形状如炮车般的云彩翻涌而出,紧接着银色竹子般的大雨密密麻麻地下起来。在树梢上猿猴呼唤着伴侣,在泥路上的旅人无奈地掉转头。人间的烟火一片冷落凄凉,只是让人心生欣喜的是,这样的景象倒有点像是凉爽的秋天。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溪谷中风声呼啸、浓阴未收的景象奠定了阴沉压抑的基调。“炮车云出大,银竹雨来稠”两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预示暴风雨的“炮车云”和如“银竹”般的暴雨生动地描绘出来,展现出大自然磅礴的气势与风雨欲来的紧张氛围。“木末猿呼侣”通过描写树梢上猿猴呼侣,增添了一份荒野的孤独感,“泥中客掉头”则勾勒出旅人在恶劣环境中的无奈。最后“人烟一萧瑟,稍喜似凉秋”,描绘出人间烟火在风雨中的冷落,而“稍喜似凉秋”,诗人在这萧瑟之中,居然有些欣慰这如同凉秋的氛围,既体现了对恶劣天气影响下人间景象的感叹,又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这份清冷平静情境的独特感受 ,在自然与人生情状的描写中流露出细腻情绪。

黄淳耀

黄淳耀

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为复社成员。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义,淳耀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