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业至京口或行或泊即事成诗六首 其一

忆昨龙潭驿,山樱系马红。 事随风雨过,身复画图中。 白日园陵气,青天江浦烽。 向来忧乐地,草草愧萍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业:今江苏南京
  • 京口:今江苏镇江
  • 山樱:山中的樱花树
  • 园陵:帝王的墓地等,这里可指代明朝先帝陵园
  • 江浦:江边的浅滩,这里泛指南边临江的地方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 向来:往昔,过去
  • 萍逢:如浮萍相遇,比喻偶然相逢

翻译

回忆起往日在龙潭驿的时候,我把马系在那盛开的山樱花树边,眼前一片嫣红。过往的那些事情都随着风雨飘散而去,如今我又置身于如画卷般的美景之中。在白日照耀下仿佛能感觉到先帝陵园散发的气息,晴天下江浦一带还能看到烽火。过去那些或忧或乐的地方,如今偶然相逢,匆匆之间只觉得自己仿佛像浮萍一般漂泊,心中莫名泛起惭愧之感 。

赏析

本诗开篇回忆昔日在龙潭驿的情景,“山樱系马红”以鲜艳的画面描绘出过往场景,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事随风雨过,身复画图中”,将时光飞逝的感慨与当下置身美景的情境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对过去的缅怀,又有对当下所处美好景致的感叹。“白日园陵气,青天江浦烽”,前一句透着对往昔朝代的追思与凝重感,后一句的“江浦烽”则暗暗传达出社会动荡不安的气息,将历史感与现实的动荡相结合。尾句“向来忧乐地,草草愧萍逢”则收束全诗,表达出对过往经历场所再度相遇的复杂心情,有着漂泊不定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愧疚,全诗语言凝炼,情景交融,通过往昔与现在的诸多对比,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黄淳耀

黄淳耀

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为复社成员。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义,淳耀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