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

麦秀先吴地,花开类楚源。 农冠裁竹叶,山井破桑根。 斫漆猿争树,烧林虎决蹯。 一村惊客过,蛮语共喧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麦秀:麦子开花。
  • **:像。
  • **楚源:楚地的水源。
  • **农冠:这里可能不是常见词汇组合,结合语境推测应指村民服饰(存疑,可能是原诗有误或极特殊用法 )。
  • **山井:山中的水井。
  • **破桑根:打破(穿过)桑树根(形容山井开凿不易 )。
  • **斫(zhuó)漆:割漆。
  • ****决蹯(fán)**:断其足,这里说老虎冲出去的样子。
  • **蛮语:当地少数民族方言。

翻译

吴地的麦子率先抽穗开花,这里的花开得好像楚地的源头那般繁茂盛美。村民好似用竹叶裁制服饰,山中的水井穿过了古老的桑树根。割漆的时候猿猴争抢树木,山林燃烧时老虎匆忙冲出去。整个村子因有客人经过而惊动,大家都操着当地少数民族的方言,一片喧闹之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独特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村景象。开篇从农事和景色入手,“麦秀先吴地,花开类楚源”展现出山村民居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联,带着清新的田野气息 。“农冠裁竹叶,山井破桑根”通过对村民服饰和山中水井这些细节描写,刻画了山村生活的质朴和艰难,也反映出村民与自然相依为命的状态。

“斫漆猿争树,烧林虎决蹯”两句笔锋一转,为画面增添了紧张刺激的动态感,渲染出山村周边自然生态的原始与复杂,描绘出人与自然共生的独特画面 。而结尾“一村惊客过,蛮语共喧喧”则将镜头聚焦在村里人的反应上,生动地表现出山村的质朴和对外来人的好奇、热情。整首诗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凭借细致的描写、独特画面的组合,勾勒出一个远离尘世、充满别样风情的山村,让读者能感受到这个山村独特的人文与自然韵味 。

黄淳耀

黄淳耀

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为复社成员。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嘉定人抗清起义,淳耀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僧舍。门人私谥贞文。能诗文,有《陶庵集》、《山左笔谈》等。 ► 4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