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蠡湖:鄱阳湖的古称。
- ***黄淳耀:明代诗人。
- 南纪:指南方地区。纪,纲纪。古人认为地有纲纪,山川为其纲纪的体现,“南纪”是指南边地区的地势、山川形势等 **。
- ****凫鹥(fú yī) **:凫,野鸭;鹥,鸥鸟。这里代指在彭蠡湖水面上的飞禽。
- **豫章:古郡名,在今江西南昌一带。这里代表鄱阳湖周围地区 **。
- **江汉:长江和汉水 。
-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主要记载了古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山川分布、物产贡赋等内容。
- **凿空:穿凿附会,凭空臆想 。
翻译
南方地区水系充沛,彭蠡湖水盛大,群山环绕着大湖显得雄伟壮观。船儿穿梭在具有三苗古老风俗的区域之中,湖面上凫鸟、鸥鸟在万里长空的微风中自在飞翔。鄱阳湖周边地区原本就与各方相连,长江和汉水也早就与它相通。《禹贡》中的记载也存在沿承下来的错误,书生们可不要在此基础上凭空猜测附会。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水分南纪盛,山挟大湖雄”描绘出彭蠡湖宏大壮阔的景象,水势盛大是因南方水系发达,群山环抱更显大湖气势雄浑,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舟楫三苗俗,凫鹥万里风”两句,从人文与自然的角度进一步渲染氛围,一方面展现当地古老风俗,一方面表现湖面上飞禽自由自在在风中翱翔的意境,动静结合。接下来“豫章元自合,江汉已先通” ,从地理角度说明鄱阳湖地区与周边区域的紧密联系,体现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最后“禹贡犹沿误,书生莫凿空” 由写景转入议论,提醒人们对待古书中记载地理知识要有所甄辨,不要盲目臆测,增添了诗歌的思想深度,也体现出诗人尊重实际、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整首诗意象丰富,气势磅礴,既有生动写实的景物风土描写,又有深刻理性的思索,展现了黄淳耀高超的诗歌创作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