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舌

毛羽诚无取,禽中号善鸣。 能将一片舌,巧作百般声。 元是因风气,曾非出性情。 君看五月后,喑默愧流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反舌:即反舌鸟,也称百舌鸟。
  • 释文珦:南宋僧人、文学家。
  • 喑默:沉默不言。喑(yīn)。

翻译

反舌鸟的羽毛的确没什么可取之处,在鸟类中却号称善于鸣叫。它能够凭借那一片舌头,巧妙地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原本是因为风气使然,曾经也不是出自它的真性情。你看五月之后,它沉默不言就会愧对那善鸣的流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反舌鸟的描写,探讨了一些关于表象与本质、跟风与真实的问题。诗中指出反舌鸟羽毛不突出但善鸣,其叫声虽多样但或许并非出自真性情,而到了五月后就相对安静。诗人以鸟喻人,启发人们思考在社会中不应该只追求表面的东西或随波逐流,而应关注内在和真实性情。同时也反映了一种事物在不同阶段和情境下的变化与对比。整体立意独特,以小见大,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

释文珦

释文珦

释文珦,字叔向,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 10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