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杖歌为莱阳董樵赋
山东董樵忽见访,入门手持方竹杖。
我亦生平屠狗人,对此苍然屹相向。
董樵董樵真吾徒,胸中豪气无时无。
谈兵肯事东诸侯,作骚直学屈大夫。
翻然南下浮东吴,亦复窈窕寻仙都。
广陵城外秋风冽,黄须半作猥毛磔。
唤我同登大酒楼,此竹由来为予说。
今年三月游金华,丹梯绀壁凌朱霞。
采芝偶入乌伤地,看竹闲过卫铄家。
此竹檀栾不易得,爱之拍手徒咨嗟。
倪家女子非恒流,知有人间韩伯休。
斸来恰赠一竿竹,伴我名山禽向游。
我闻此言挥百杯,醉余不合成悲哀。
潇湘斑竹竟谁在,九疑荒冢生苍苔。
况闻官军大战胜,今年邛杖西南来。
方圆枘凿不相入,尔持此杖胡为哉?
劝君携归玉女盆前住,不尔此杖骁腾作龙去。
拼音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
陈维崧的其他作品
- 《 贺新郎 过武塘赠魏子存先生十一用前韵 》 —— [ 清 ] 陈维崧
- 《 沁园春 远公卧疾长斋,余既与云臣作词宽譬,乃接来章,有承欢有歉颐养空文自罚十年藜藿之语,因复作此广之并邀云臣共作 》 —— [ 清 ] 陈维崧
- 《 洞仙歌 途次曹县 》 —— [ 清 ] 陈维崧
- 《 沁园春 薛国符方伯招饮留宿园亭 》 —— [ 清 ] 陈维崧
- 《 蝶恋花 · 纪艳。避人 》 —— [ 清 ] 陈维崧
- 《 秋夜月 蛟桥望月 》 —— [ 清 ] 陈维崧
- 《 洞仙歌 题乔石林舍人桃源图小照 》 —— [ 清 ] 陈维崧
- 《 解语花 · 咏美人捧觞,和王元美韵 》 —— [ 清 ] 陈维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