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楼 辛酉元夜同蕺山赋

上元许多往事,摺蛮笺倦写。 对皎皎、一片冰轮,背人铅泪偷泻。 记年少、心情百种,抛来都付传柑夜。 月将圆、狂到收灯,那宵刚罢。 要识狂奴踪迹,除是问、宝钗罗帕。 喜人月、一色相看,盈盈堆满帘罅。 粉墙西、火蛾低旋,软幔左、飞蝉频卸。 也曾招、花朵般人,倚风轻骂。 谁差词客,去作官人,旧情仍乱惹。 况今岁凤城中,烟柳外、添了万盏晶笼,水边斜挂。 狮蛮假面,参军杂爨,绣帷飘得天街满,更夹路、香谜凭人打。 鸾靴兽袄,几群牙帐毬门,弹压紫陌坊瓦。 升平士女,京国楼台,荷九重放假。 嘱阊阖、鸡人漫唱,月总西沈,人忍空孤,舞场歌榭。 缓扶薄醉,御沟斜转,前门小立偏妒煞。 缀犀钉、钿粟缭垣下。 往来月里摩挲,多被春纤,絮伊情话。
拼音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 17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