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谷闻子规

· 柳贯
老杜闻子规,近在东西川。 犹云感时物,收泪写幽悁。 今我行塞徼,子规相后先。 时夏云景晦,鸟呼摇空烟。 响入树窅窅,啼垂血溅溅。 想知岐路难,不惜躯命全。 千声复万声,唤我归言遄。 苟非木石心,岂免肠内煎。 江南丛薄间,有花名杜鹃。 开时是鸟至,相戒治春田。 不归如江水,负此今五年。 风土孰云异,物情要有迁。 寄巢勿浪出,祝尔还自怜。 严程趣行迈,且复挥吾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杜:指杜甫。
  • 塞徼(jiào):边境的险要之处。
  • 窅窅(yǎo yǎo):深远的样子。
  • 溅溅(jiān jiān):形容水流急速的样子。
  • 言遄(chuán):迅速。
  • 丛薄:丛生的草木。

翻译

老杜听闻子规鸟,近在那东西川。还说感慨时事物,收住眼泪写忧愁。如今我行走在边塞要地,子规鸟相随前后。这时夏日云景昏暗,鸟儿呼喊摇动着空中烟雾。叫声传入树林深远之处,啼叫垂落好似鲜血飞溅。想要知道岐路艰难,不惜保全自身性命。千声万声不断,呼唤我快快归去。倘若不是木石之心,岂能免得了内心煎熬。江南那丛生草木之间,有一种花名叫杜鹃。开花时就是鸟到来之时,相互告诫要整治春田。不归去就如同那江水,辜负到如今已有五年。风土哪里说有异样,事物的情况总会有变迁。寄托巢穴不要随便出去,祝你还是自己怜惜自己。紧迫的行程赶紧前行,暂且再挥动我的马鞭。

赏析

这首诗以子规鸟为线索,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叫声、神态以及与自己的关联,表达了诗人在边塞的孤独、思念和感慨。诗中既借鉴了杜甫与子规相关的情感,又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塞徼的环境描写增添了凝重的氛围,子规鸟的形象刻画生动,其叫声仿佛在诉说着种种艰辛和不易。诗人被子规鸟的呼唤所触动,心中涌起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提到江南的杜鹃,形成对比,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整体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柳贯

柳贯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与黄、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既卒,门人私谥文肃。有《柳待制文集》。 ► 1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