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别思

杨柳映春江,露叶凝愁黛。 独立俯闲阶,离别人谁在。 千里梦难寻,恨极同填海。 本是细腰人,数急芙蓉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凝愁黛:凝聚着愁绪的眉黛。黛(dài),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 填海: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 细腰: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 数急:多次紧束。急,紧。

翻译

杨柳映照着春江,叶片上的露水宛如凝结着的愁眉。我独自站在空闲的台阶上,那离别的人如今在哪里呢? 相隔千里,连梦中都难以寻觅到他,心中的愤恨就如同精卫填海一般。我原本是个身材苗条的人,却因为忧愁多次紧紧束起芙蓉带。

赏析

这首词以景衬情,通过描绘杨柳、春江、露叶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主人公的离愁别绪。上阕中,杨柳映春江的美景与主人公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独立俯闲阶”则进一步展现了她的孤独与寂寞。下阕通过“千里梦难寻,恨极同填海”表达了主人公对离人的思念之深和怨恨之切,最后两句“本是细腰人,数急芙蓉带”,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因忧愁而消瘦的形象。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凄美,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