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十五

舌头肉一脔,口唇皮两片。 有时说道谈禅,忽地轰雷掣电。 万机影销,一色功转。 本来无物镜非台,胡汉不痕何所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这里“舌头肉一脔”形容舌头。
  • 轰雷掣电:形容声音如轰雷,动作如闪电,迅猛而强烈。 掣(chè): 闪过。
  • 万机:尘世中的各种事务、心机。
  • 一色功转:禅境中融通归一的状态转变,“一色”代表一种无差别的圆满境界。

翻译

那舌头就如一块小小的肉,口唇不过是两片皮罢了 。有时候讲说佛道、谈论禅机,就好像突然响起的阵阵轰雷,又好似快速闪过的闪电,干脆利落、迅猛有力。一切尘世事务和纷繁心机的影像俱都消散,进入那圆满无差别的境界之中获得转变。本来就没有什么明镜台之类的实质存在,也不存在胡人与汉人这样的区分界限,还有什么东西可执着看见的呢。

赏析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禅意。开篇以“舌头肉一脔,口唇皮两片”这种平淡质朴的描述,强调了言说的载体本身的平凡无奇。接着“有时说道谈禅,忽地轰雷掣电”,表现出禅机的显现往往出人意料,打破常规,具有强大的力量和震撼感,警示着修禅者不应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和言语。“万机影销,一色功转”描绘了抛却尘世繁琐事务后,心灵向纯净无垢的禅境转变升华。最后“本来无物镜非台,胡汉不痕何所见”化用禅宗经典语句,彻底破除一切对外在事物和分别心的执着,点明真正的禅悟是超越一切具象和二元对立的,达到一种空灵无我、物我两忘的境界。整首诗运用形象比喻与直白话语,引导人们超越言语和外在表象,领悟内在的禅意与自我本心 。

释正觉

释正觉,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为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1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