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榛(zhēn):丛生的树木。
- 碣(jié):圆顶的石碑。
- 陲(chuí):边疆,靠边界的地方。
- 汀(tīng)洲:水中小洲。
- 彘(zhì)肩:猪肘子。
- 橐(tuó):口袋。
- 兕(sì):古代一种像牛的兽。
翻译
在小山边布满荒草和残断石碑的地方,是宋代刘处士的墓,当年的这位词人也令人感到悲哀。 在那芦叶飘飞的水中小洲,夜晚停船系缆,在风雨中携带猪肘子渡江的时候。 口袋中的青兕皮值千金却已散光,马后载着一把烧焦的桐琴跟随。 东吴的顾文学不辞辛苦,邀请人们每年都来这里题诗悼念。
赏析
这首诗是朱彝尊拜谒宋刘处士墓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墓地的荒凉景象,以及对刘处士生平的追述,表达了对刘处士的敬仰和同情。首句“荒榛断碣小山陲”,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芦叶汀洲系船夜,彘肩风雨渡江时”,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刘处士过去的经历,给人以一种沧桑之感。“橐中青兕千金散,马后焦桐一辆随”,则表现了刘处士的慷慨和对艺术的热爱。最后两句“辛苦东吴顾文学,邀人岁岁此题诗”,强调了人们对刘处士的纪念,使其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诗作。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
朱彝尊的其他作品
- 《 九日万柳堂同谭十一表兄 作三首 其一 (辛未) 》 —— [ 清 ] 朱彝尊
- 《 桂枝香 其二 蟹 》 —— [ 清 ] 朱彝尊
- 《 十六字令 》 —— [ 清 ] 朱彝尊
- 《 陈参议 署中题画五首 其一 (丁未) 》 —— [ 清 ] 朱彝尊
-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和梁尚书伤逝作 》 —— [ 清 ] 朱彝尊
- 《 醉花间 送王古直还西湖 》 —— [ 清 ] 朱彝尊
- 《 同纪处士 杜太史 谭舍人兄 集孙侍郎 研山斋四首 其三 (庚戌) 》 —— [ 清 ] 朱彝尊
- 《 减字木兰花 为周栎园使君题画 》 —— [ 清 ] 朱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