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歌何尝行

何尝快独平生。 但当被华縠,猎长缨。 起家为二千石,四十以专城。 兄弟纵横要路,车马络绎,往来公卿显者行。 但当在高堂,置酒快独,呼我所欢。 五陵少年,任侠知名。 主人称寿,以乐上宾。 揽持绮丽,杂坐弹筝。 触抵安足诤,岁月忽如流。 愿言重自爱,吾夙昔与君共绸缪。 朝亦复苦愁,暮亦复苦愁。 辟彼东逝之川,泛泛不系之舟。 浮云转薄心悠悠,有似客游难久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縠(hú):华丽的绉纱。
  • 二千石(dàn):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后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翻译

哪里会一直独自享受此生快乐。只要身披华丽的绉纱,手揽长长的缨带。从开始官至二千石,到四十岁就主管一城。兄弟在重要的道路上横行,车马连续不断,与往来的公卿显要同行。只应在高大的厅堂,摆酒尽情独自欢乐,呼唤我所喜爱的人。五陵的少年,凭借行侠仗义闻名。主人祝寿,以此使贵宾快乐。把持着绮丽的女子,夹杂着坐在一起弹筝。触犯抵触哪里值得争辩,岁月忽然就如流水般。希望说要重新重视自我爱惜,我过去一直和你情意深厚。早上也是又痛苦忧愁,晚上也是又痛苦忧愁。就像那向东流逝的河流,是那漂泊不定没有系住的小船。浮云转动心意悠悠,就好像游客难以长久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感慨。诗中提到希望能享受人生,获得地位与荣耀,与显贵交往,又描绘了欢乐的场景,如与五陵少年的情谊、宴会上的享乐等。同时也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内心的愁苦,以及人生如浮云般变幻不定、难以长久安定的感受。整体意境复杂,既有对美好生活、热闹场面的展现,也有对时光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语言华丽且富有表现力。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