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饥且从漂母食,寒且从巢父栖。 石不为周客笑,玉不为楚王啼。 菅茅但塞路,桃李自成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漂母:《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曾在城下钓鱼,有位漂洗衣物的老妇见他饥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送漂母千金表示感谢。
  • 巢父:相传为尧时的隐士,尧想把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接受。
  • 菅(jiān):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翻译

饥饿了就暂且跟从漂母获得食物,寒冷了就暂且跟从巢父栖息。石头不会为了周朝的客人而笑,宝玉不会为了楚王而哭泣。菅草和茅草只是堵塞道路,桃树和李树自然会形成小路。

赏析

这首诗借用了一些历史典故和意象来表达一种孤高自重、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以漂母和巢父的典故说明在困境中可以寻求暂时的依托。石头和玉的描述体现出坚守自身的坚定,不轻易因外界而改变。“菅茅但塞路,桃李自成蹊”则有一种自然发展、无需刻意为之的意味。整体营造出一种独立、清高的意境。

李攀龙

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母丧,心痛病卒。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然古乐府似临摹帖,并无可观。文章失之模拟生涩,而效之者甚众。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 ► 14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