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平生行止懒编排。 住蒿莱。 走尘埃。 社燕秋鸿,年去复年来。 看尽好花春睡稳,红兴紫,任他开。 紫微天上列三台。 问英才。 几沉埋。 沧海遗珠,当著在鸾台。 兴世浮沉惟酒可,如有酒,且开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蒿莱:野草,杂草。
  • 社燕: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称社燕。
  • 秋鸿:秋日的鸿雁。
  • 紫微: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
  • 三台:星名,即上台、中台、下台。
  • 沉埋:埋没。
  • 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 鸾台:宫殿高台的美称。

翻译

一生的行为举止懒得去规划安排。居住在野草之间,奔走于尘世之中。燕子春去秋来,鸿雁年去年来。看尽了美丽的花朵,春天里安稳地睡眠,红的紫的,任凭它们开放。紫微垣天上排列着三台星。询问那些英才,有多少被埋没。就像沧海遗落的珍珠,应当放在宫殿高台上。在世间兴衰沉浮唯有酒可以寄托,若有酒,就尽情开怀畅饮。

赏析

这首词体现了一种随性洒脱、淡泊闲适的人生态度。词中描述了作者不刻意安排自己的行止,任凭时光流转,对自然景物的变化抱有一种随意的态度。他感慨世间英才被沉埋,如同沧海遗珠,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的惋惜之情。同时又觉得人生在世,起伏不定,只有酒能带来慰藉,有酒时便开怀享受。整首词语调平和,意境旷达,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刘秉忠

刘秉忠

元邢州人,初名侃,字仲晦。为僧时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博学多艺,尤邃于《易》及邵雍《皇极经世》。初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寻弃去,隐武安山中为僧。乃马真后元年,忽必烈在潜邸,召留备顾问。上书数千百言,引汉初陆贾“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之言,陈说天下大计。宪宗时,从灭大理,每以天地之好生,力赞于上,所至全活不可胜计。及即位,秉忠采祖宗旧典宜于今者,条列以闻。中统五年,还俗改名,拜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建议以燕京为首都,改国号为大元,以中统五年为至元元年。一代成宪,皆自秉忠发之。卒谥文正。有《藏春集》。 ► 140篇诗文

刘秉忠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