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瀑

· 弘历
谓当雨里无过矣,可识晴来更恰然。 白界翠屏迂缓画,律和声瑟沅湘弦。 秋心宛在水精域,烟色遥开玉塞天。 今日始知谪仙句,妙因霁后对前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谓当:以为。
  • 可识:哪知道,怎知道。
  • 白界:指瀑布如雪白色区域 。
  • 翠屏:翠绿色如屏障般的山峦 。
  • 迂缓:迂曲缓慢,形容瀑布流动的样子。
  • 律和:音律和谐。
  • 声瑟:瑟的声音,瑟是一种弦乐器。
  • 沅湘弦:沅水和湘水如弦般,形容流水发出如琴弦弹奏般的声音。 “沅(yuán)湘”,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 。
  • 秋心:秋天里的心境,指内心感悟。
  • 宛在:仿佛在。
  • 水精域:像水晶般澄澈的境界,这里形容瀑布周围的环境。
  • 烟色:雾气。
  • 玉塞(sài):玉门关等边关要塞。
  • 谪(zhé)仙句:指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
  • 妙因:美妙就在于。
  • 霁(jì)后:雨过天晴之后。
  • 对前川:面对眼前山川。

翻译

本以为在雨中听瀑布就已经极为美妙了,却哪知道在晴天来听瀑布,心境更加怡然惬意。 那白色的瀑布如同画卷一般沿着翠绿色的山峦迂曲缓缓而下,瀑布流淌的声音好似瑟弦弹拨,音律和谐,这声音好似来自沅水和湘水的琴音。在这秋天里,我的心境仿佛置身于水晶般澄澈的境界中,远处雾气弥漫,好似打开了玉门关那边辽阔天空的画卷。直到今日我才真正理解谪仙人李白诗句的妙处,这美妙就在于雨过天晴后面对眼前这山川景色的独特感受啊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晴天听瀑的美妙体验 ,表达了诗人对瀑布景色的深刻感受。首联通过“雨里”与“晴来”的对比,突出晴天听瀑更胜一筹,引发读者对晴天瀑布美景的好奇。颔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瀑布比作一幅在翠屏间缓缓展开的画卷,且把瀑布的声音比作瑟弦之音,“白界翠屏”的色彩鲜明,“律和声瑟”的音律美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生动地描绘出瀑布的宏大与美妙。颈联诗人将内心融入瀑布之景, “秋心宛在水精域”描绘出诗人陶醉于澄澈纯净的瀑布之境,心境也变得空灵剔透;“烟色遥开玉塞天”的浪漫笔触,将眼前雾气弥漫的景象与边关广袤天空相联系,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尾联则借赞美谪仙李白的诗句,巧妙地收束全诗,传达出诗人观瀑后的深刻领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整体而言,诗中借景抒情,景语诗语相融合,富有感染力 。

弘历

即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即位后驱逐在内廷行走之僧道;释放被幽禁之允(胤)禵等,恢复允(胤)禵等宗室身份;又将宗室诸王所属旗人,均改为“公中佐领”,即归皇帝掌握。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手段,既于乾隆元年开博学鸿词科,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又大兴文字狱,前后大案不下数十起,并借修书之便,销毁或窜改大量书籍。对西北方面,平定准噶尔部,消灭大小和卓木势力,解决康、雍以来遗留问题。在位时六次南巡,多次进行镇压土司叛乱、农民起事战争,耗费大量钱财。晚年任用和珅,吏治腐败;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对敢于指斥时弊之官吏,常严加斥责。同时,对各省亏空严重、督抚多不洁身自爱之状,知之甚详。五十八年,接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拒绝英国所提出之侵略性要求,然并未引起任何警惕之心。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皇十五子颙琰。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自称太上皇帝,仍掌实权。在位六十年。谥纯皇帝。 ► 16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