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元祐间字

往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校事,然余未尝心服。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盖用笔不知禽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 ——《豫章黄先生文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定国:人名。
  • :我。这里是黄庭坚自称。
  • :书法。
  • :精妙、工整。
  • 计校:计较。
  • :错误。
  • 禽纵:这里指书法上的擒纵笔法。“擒”有控制、收敛之意;“纵”有放纵、伸展之意。 (qín )
  • 宗趣:宗旨意趣。这里指禅宗的宗旨意趣。

翻译

过去王定国说我的书法不精妙,书法精妙与否,本是不值得去计较的事情,然而我当时心里一直不服气。从今日看来,定国的话确实没有说错,大概是因为我用笔的时候不懂得擒纵笔法,因此写出的字缺乏笔法韵味。字里蕴含笔法,就如同禅家的语句中蕴含精髓要义,若不是对禅宗宗旨意趣有深刻理解,这又哪里是容易说清楚的呢!

赏析

这段文字体现了黄庭坚对待书法艺术认真且深刻的反思态度。文中通过回顾王定国对自己书法的评价,从最初的心不服气,到后来经过时间沉淀重新审视,得出王定国所言极是。以“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这样巧妙生动的比喻,将书法中的笔法韵味与禅宗语句中的精髓相类比,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书法用笔和理解笔法关键所在,足见黄庭坚将书法看作一种需要深入领悟、极具艺术内涵的技艺,他这种善于反思和体悟的艺术精神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借鉴经验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