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世妆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时世妆:当时流行的装扮风格。
  • 乌膏:黑色的唇膏。(“膏”gāo)

翻译

当时的时尚妆扮啊,当时的时尚妆扮啊,从城市里传出向四方传播。当时流行的风尚没有远近区别,两腮不涂胭脂脸也不上粉。用黑色唇膏涂抹嘴唇嘴唇就像泥土,把双眉画成低低的八字形状。美丽和丑陋黑白都失去了本来的样子,装扮完成后都好似带着悲伤啼哭的样子。圆形发髻没有鬓角堆积成高发髻的样子,斜红不晕染成红赭色面庞的样子。过去听说披散头发在伊川之中,辛有看到就知道有戎狄。元和年间的梳妆打扮您要记住,高发髻红赭面庞不是华夏的风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一种独特的妆容风格。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如“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等,生动地展现了这种时世妆的奇异模样。诗中表达了对这种奇异妆容背离传统审美、失去本真的感慨,同时也借古讽今,以过去伊川中见到异样装扮预示有戎狄,来暗示当下这种不符合传统的梳妆打扮并非华夏的优美风气,反映了白居易对当时社会风俗变化的关注和思考。这种妆容或许体现了当时社会风尚的多样化和变化性,但也引起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审美标准的担忧与反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