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范颍州文
注释
- 瑶华失位: 指失去高位,喻指仕途受挫。
- 斥: 贬斥,指被贬谪。
- 尹帝之都: 尹,治理;帝都,指京都。
- 赫赫之家: 形容声望显赫的家庭。
- 独绳其私: 独自纠正私人的不正行为。
- 蹈祸不栗: 面对危险而不畏惧。
- 稽前引古: 查考前例,引证古训。
- 外更三州: 外任三州长官。
- 稽首: 古代跪拜礼,表示敬意。
- 釐我典常: 整理国家典章制度。
- 扶贤赞杰: 扶持贤能,赞扬杰出人物。
- 孤女以嫁: 收养并嫁出孤儿。
- 硕人今亡: 硕大人才去世。
翻译
哎呀,我们的范公,如同一世的导师。从开始到结束,名誉节操没有瑕疵。他光明正直,尽管身处险境,意志更加坚定。仕途失意后又被贬斥,但他的政绩依然显著,治理京都时,百姓欢呼,官员恭敬。他独自坚守原则,离开官场浪迹天涯。士人争相挽留他,即使面临危险也不害怕。有人劝说他离开,他毅然决然,社会风气因此衰败,但他始终坚持正道。我刚入仕途时,人们对我有所怀疑。我坚决推行正道,激励他人效仿。
他是儒家的典范,以节操为豪。在贬谪期间,他更加勇猛忠诚,遵循古训,不为自己谋私利。他辗转任职,广施恩惠,如江河灌溉,洗净污垢,连罪犯也被感化。他教化百姓,音乐歌声吸引千里之人。边境安宁,敌人不敢侵犯。他的威望震慑敌人,保护了邻国。初来时,地方满目疮痍,他医治病痛,内外和谐。无为而治,百姓安乐,官员懒散。皇上赞赏他的才能,让他担任枢密职务,他多次推辞。最终成为宰相,整顿法度。他提拔贤能,革除弊端,官制改革,影响深远。他在朝堂上任职,乡间士风得以改变,各种政务井然有序。然而,他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晚年被排挤在外。人们本期待他安享晚年,但命运无情,让他早逝。他的才华未能充分施展,他的经世济民之策还有多少未完成?他为国家付出巨大财富,却生活简朴,连家人也受到影响。他的美德和事迹,应长久流传,作为楷模。如今他已离去,国家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支柱。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更是愧对他的知遇之恩。我承受着凶险,选择留下,写下这篇祭文,表达哀思!
赏析
王安石这首祭文,是对范颍州一生的深情追忆和高度评价。文中描述了范公的高尚品格、卓越政绩和无私奉献,展现了他光明磊落、坚韧不屈的气节。作者通过对比范公的清廉生活与社会风气的衰颓,表达了对公正清明社会的向往。同时,文章还流露出对范公未竟事业的惋惜和对自身未能追随的遗憾。整篇祭文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范公的深深怀念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