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丽晙鹊

· 姚鼐
鳷鹊南楼出,蟾蜍碧影低。 势如翚负羽,光似水平堤。 潋滟文机泛,晶明玉宇迷。 清辉含上下,流照遍东西。 飞阁翔空际,凭栏接皎兮。 露华凝翡翠,云气湿琉璃。 地切中宵望,诗从小谢题。 秋怀宫雉畔,引领夜乌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鳷(zhī)鹊:汉宫观名,这里借指华丽的楼阁。
  • 蟾蜍: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其代指月亮。
  • 翚(huī):古代传说中一种五彩斑斓的雉鸟。
  • 潋滟(liàn yàn):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文机:织机,这里比喻波光像织机上的花纹。
  • 玉宇:天空,也指华丽的宫殿楼阁。
  • 露华:露水。
  • 翡翠:一种有光泽的美玉,这里形容楼阁的华丽装饰。
  • 琉璃:一种光滑晶莹的矿石材料,多用来形容楼阁的华美。
  • 小谢:指南朝齐诗人谢朓,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小谢” 。
  • 宫雉:宫墙。雉指城墙。
  • 引领:伸长脖子,形容盼望的样子。

翻译

华丽的楼阁从鳷鹊的南楼耸出,明月映照着它,影子低低地投下。楼阁的气势仿佛五彩斑斓的雉鸟背负着羽翼,月光洒下,好像平静的水面与堤坝相平。水波荡漾,如同织机上的花纹泛动,光亮晶莹让华丽的天空都使人迷失。清澈的光辉包含着上下天地,流动的光影照亮了四面八方。高高的楼阁飞于空中,倚靠着栏杆仿佛能触摸到皎洁的月光。露水凝结在如翡翠般华美的装饰上,云气让琉璃般的建筑都湿润了。这个地方适合在半夜观赏,诗篇也可像小谢那般题就。在秋夜心怀思绪于宫墙之畔,伸长脖子盼望着夜晚归巢栖息的乌鸦。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精致美妙的夜景图。开篇以“鳷鹊南楼出,蟾蜍碧影低”点明地点,楼阁高耸,月影低垂,营造出宏大而静谧的氛围。“势如翚负羽,光似水平堤”通过精妙的比喻,将楼阁的雄伟架势比作雉鸟负羽,月光比作平静的水,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楼阁的不凡与月光的柔和。中间数句“潋滟文机泛,晶明玉宇迷。清辉含上下,流照遍东西”细腻地描写月光下的波光粼粼与开阔光影,上下天地都笼罩在清辉之中,空间感与光影变化跃然纸上。

“飞阁翔空际,凭栏接皎兮。露华凝翡翠,云气湿琉璃”几句进一步将视角拉到楼阁本身,描绘出楼阁如同在空中飞翔,倚栏能触月光,以及露水、云气与楼阁华美装饰相互映衬的画面,突出景色的华美与朦胧。诗人还借典故,提及小谢,暗示此地适宜吟诗题赋。最后“秋怀宫雉畔,引领夜乌栖”则由景入情,在秋夜宫墙之畔,诗人心怀感慨,翘首以待夜乌归巢,表达出一种淡淡的情思与期待,让整首诗情景交融,在精美的景色描绘中蕴含着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

姚鼐

姚鼐

清安徽桐城人,字姬传,一字梦谷。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改礼部主事。历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四库全书》纂修官。书成,以御史记名,乞养归。主江南钟山、紫阳等书院讲席四十年。工古文,高简深古,近欧阳修、曾巩,与方苞、刘大櫆合为桐城派。选《古文辞类纂》以明义法。有《九经说》、《三传补注》、《惜抱轩全集》等。 ► 7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