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奉: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家,传说他擅长种植杏树,并以杏果治病。
- 韩湘: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侄孙,传说他擅长法术,能顷刻间使花开放。
- 锦绣:原指精美鲜艳的丝织品,这里比喻花朵美丽。
- 团圆:指家人或亲友团聚。
-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
- 天色:天空的颜色,这里指天气。
- 春光:春天的景象,通常指温暖和生机。
翻译
种植的技艺传承自董奉和韩湘,顷刻间便能绽放出如锦绣般香艳的花朵。 在这明月皎洁的团圆之夜,中秋的天气仿佛转变为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王荣之中秋时节盛开的杏花,通过提及董奉和韩湘的传说,强调了杏花开放的神奇与迅速。诗中“锦绣香”形象地描绘了杏花的美丽与芬芳。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中秋与春光的景象,表达了中秋之夜的温馨与美好,以及杏花带来的春意盎然之感。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中秋时节的别样风情。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此寒 》 —— [ 元 ] 方回
- 《 五月初二日闻祁门县四月二十七日大水没鼓楼蛟龙斗争溺死者多休宁县江潭等处亦多漂溺 》 —— [ 元 ] 方回
- 《 别后寄赵宾旸并杨华父二首 》 —— [ 元 ] 方回
- 《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 —— [ 元 ] 方回
- 《 孔府判野耘尝宦云南今以馀瘴多病意欲休官因读唐书南诏传为此二诗问其风俗 》 —— [ 元 ] 方回
- 《 九日无酒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 》 —— [ 元 ] 方回
- 《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