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插天:高耸入云。
- 天目:山名,位于浙江省西北部。
- 苕溪:河流名,流经浙江省。
- 半折竹:指竹子因雪压而弯曲。
- 争妍:竞相展现美丽。
- 眩:耀眼。
- 饶白:丰富地呈现白色。
- 南塘赵书宅:指南塘地区的赵姓书香门第的宅院。
- 琳宫:指佛寺。
翻译
青山高耸入云,天目山隐没在云雾之中,只见苕溪的绿水向东流淌。竹子因腊月的雪而弯曲,竞相展现美丽的麦田在春风中耀眼。水鸟在水中翻飞,白色羽毛格外显眼,即使是小村庄的船只也被画上了红色。听说南塘的赵家书香宅院,近来被毁卖给了佛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青山道中的自然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的静谧与生机。诗中“插天天目隐云中”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的高耸和云的缭绕,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后文通过对竹子、麦田、水鸟和村船的描绘,进一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乡村的宁静。结尾提及南塘赵书宅的变迁,透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听客话二首 》 —— [ 元 ] 方回
- 《 五月二夜闻雨大□□日至杭 》 —— [ 元 ] 方回
- 《 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韵赋十诗送赵然然如大都 》 —— [ 元 ] 方回
- 《 题译学张提举乃尊开封府尹张彦亨所藏郭熙盘车图 》 —— [ 元 ] 方回
- 《 六言四首 》 —— [ 元 ] 方回
- 《 赠徐瓢翁 》 —— [ 元 ] 方回
- 《 同刘仲鼎全君玉饮徐子英家分韵得鸡字 》 —— [ 元 ] 方回
- 《 春晚杂兴十二首 其十一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