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后复晴

· 方回
无租犹欲望丰年,岂不差于酤籴便。 浪说岁星守南斗,略微社雨润秋田。 异哉古语俱难信,老矣馀生益自怜。 已近重阳更晴旱,潘郎佳句亦虚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社后:社日之后。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春社和秋社,这里指秋社。
  • 无租:没有赋税。
  • 欲望:希望。
  • 丰年:丰收的年份。
  • 差于:不如,比不上。
  • 酤籴:买卖粮食。酤,买酒;籴,买粮食。
  • 浪说:随便说说,没有根据地说。
  • 岁星:木星的古称,古人认为岁星所在有福,常能带来丰收。
  • 守南斗:岁星位于南斗星的位置。南斗,星宿名。
  • 略微:稍微,一点点。
  • 社雨:社日时的雨。
  • 秋田:秋天的田地。
  • 异哉:奇怪啊。
  • 古语:古代的说法。
  • 俱难信:都难以相信。
  • 老矣:老了。
  • 馀生:余生,剩下的生命。
  • 益自怜:更加自怜。
  •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潘郎:指潘岳,西晋文学家,以文才著称。
  • 佳句:美好的诗句。
  • 虚传:空传,不真实。

翻译

即使没有赋税,我也希望有个丰收的年份,但这怎么比得上买卖粮食的便利呢? 随便说说岁星守护着南斗星,稍微有点社日的雨水滋润秋天的田地。 古代的说法真是奇怪,都难以让人相信,老了之后,我更加自怜。 已经接近重阳节了,天气还是晴朗干燥,潘岳的那些美好诗句也不过是空传而已。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诗中,“无租犹欲望丰年”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也暗含了对现实赋税重压的无奈。后文通过对古语的怀疑和对自身境遇的自怜,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结尾处对潘岳诗句的质疑,更是对现实美好期望的幻灭。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