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胡子游学正二首

· 方回
瞻紫阳山日仰高,此翁暮景亦云劳。 一爻变卦逢初遁,万古哀心寄续骚。 倬彼大贤犹蠖屈,矧予小技仅蝉号。 竹林书在吾能读,不厌千周更百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ān):仰望。
  • 紫阳山:山名,此处可能指代某位高人的居所或象征学问的高地。
  • 暮景:晚年。
  • 一爻变卦:《易经》中的术语,指卦象中的一个爻发生变化,这里可能比喻某种变化或转折。
  • 初遁:《易经》中的卦名,意为开始隐退或逃避。
  • 万古哀心:长久的哀思。
  • 续骚:继续创作楚辞,骚体诗的简称,这里指继续创作或传承文学作品。
  • (zhuō):显著,伟大。
  • 大贤:伟大的贤人。
  • 蠖屈(huò qū):像尺蠖一样弯曲,比喻隐退或不得志。
  • (shěn):何况。
  • 小技:微不足道的技艺。
  • 蝉号:蝉的鸣叫,比喻微弱的声音或影响力。
  • 竹林书:可能指某种书籍或文学作品。
  • 千周更百遭:反复阅读,多次遭遇。

翻译

仰望着紫阳山,每天都怀着崇高的敬意,这位老人晚年的生活也显得劳碌。 一个爻的变化预示着新的卦象,如同初遁,我长久的哀思寄托在继续创作的骚体诗中。 伟大的贤人尚且像尺蠖一样弯曲隐退,何况我这微不足道的技艺,只能像蝉鸣一样微弱。 竹林中的书籍我能够阅读,不厌其烦地反复研读,千遍万遍也不觉厌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紫阳山及其主人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感慨。诗中,“一爻变卦逢初遁”暗示了生活中的变化和转折,而“万古哀心寄续骚”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哀思。通过对比“大贤”与“小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伟大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技艺微不足道的自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珍视,即使反复阅读也不觉厌倦,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无限追求和热爱。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