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子游近诗复次前韵二首

· 方回
江湖流辈互相高,刻楮抟沙漫自劳。 孰肯剖肠湔垢滓,始能落笔近风骚。 通疏障碍河东注,剔抉幽微鬼夜号。 汉魏以来数人耳,曲须和寡始为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刻楮抟沙:比喻劳而无功,白费力气。刻楮,雕刻楮木;抟沙,把沙子捏成团,沙子容易散开。
  • 漫自劳:徒劳无益。
  • 剖肠湔垢滓:比喻深入剖析,清除杂质。剖肠,剖开肠子;湔,洗涤;垢滓,污垢。
  • 风骚:指诗文的高雅与才情。
  • 通疏障碍:排除障碍,使通畅。
  • 河东注:比喻文章或言论流畅如河水东流。
  • 剔抉幽微:深入挖掘细微之处。剔抉,剔除选择;幽微,细微深奥。
  • 鬼夜号:形容挖掘深入到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 曲须和寡:曲高和寡,指高深的艺术或言论不易被大众理解。

翻译

江湖上的流派互相抬高,雕刻楮木、捏沙成团,不过是徒劳无功。 真正能够深入剖析,清除杂质,才能开始接近诗文的高雅与才情。 排除障碍,使文章流畅如河水东流,深入挖掘细微之处,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汉魏以来,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不过寥寥数人,高深的艺术或言论总是不易被大众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湖流派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于深奥细微之处的挖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如“刻楮抟沙”、“剖肠湔垢滓”等,形象地描绘了徒劳与深入的区别。最后指出,真正的高深艺术总是曲高和寡,不易被大众所理解,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境界的独到见解。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