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春:春末,晚春。
- 学易:学习《易经》。
- 乾坤:《易经》的首两卦,代表天地。
- 第一爻:《易经》卦象中的第一条线,代表基础和起始。
- 两仪:指阴阳,也代表天地。
- 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 枯秸:干枯的秸秆。
- 羸马:瘦弱的马。
- 纤鳞:细小的鱼鳞,这里指小鱼。
- 乳猫:小猫。
- 三韭:三种韭菜,这里可能指简单的食物。
- 易牙庖:易牙是古代著名的厨师,庖指厨房,这里指精美的食物。
翻译
学习《易经》何须广博,乾坤的第一爻就已足够。 细心观察阴阳两仪,便能包容宇宙万象。 用干枯的秸秆喂养瘦弱的马,用细小的鱼喂养小猫。 我虽已衰老,但有三种韭菜的简单生活,胜过易牙的精美烹饪。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易经》深奥哲理的领悟,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学易何须博,乾坤第一爻”体现了诗人对《易经》精髓的把握,认为不必广博,只需掌握其核心即可。后句通过“两仪能细察,万象已并包”进一步阐释了阴阳之道可以涵盖万物。最后,诗人以枯秸、纤鳞喂养动物的画面,对比自己虽老但满足于简单生活的态度,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癸丑三月得去年七月所寄家书 》 —— [ 元 ] 尹廷高
- 《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五首 》 —— [ 宋 ] 刘学箕
- 《 次韵程公辟暮春 》 —— [ 宋 ] 苏颂
- 《 虎丘留题辛卯三月书于剑池 》 —— [ 元 ] 陆文圭
- 《 桃园忆故人同善持君湖舫送春用秦少游春闺韵 》 —— [ 清 ] 龚鼎孳
- 《 丙辰三月,周辨西所长 》 —— [ 清 ] 向㻾
- 《 暮春广陵往观宗伯湛公甘泉山精舍马赵二户曹携酒至同酌 》 —— [ 明 ] 严嵩
- 《 送春日仍送东川二首 》 —— [ 明 ] 朱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