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宾旸张氏山园红菊

· 方回
惟菊可配松,受命天地正。 吾家植千本,朝耘暮灌润。 未言制颓龄,且用乐野性。 严霜百草死,后皇布肃令。 始知贞劲节,老硬异脆嫩。 俗圃莳红卉,赖君古道振。 斥谓非其类,一洗灵均恨。 骚人昔所餐,此辈何敢竞。 恶紫如恶莠,鲁叟遁无闷。 世眼重脂粉,君子故安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宾旸: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张氏山园:张氏家族的山中园林。
  • 红菊:红色的菊花。
  • 受命:接受自然的赋予。
  • 天地正:天地间的正气。
  • 千本:千株。
  • 朝耘暮灌:早晨耕作,晚上灌溉。
  • 颓龄:衰老之年。
  • 野性:自然本性。
  • 后皇:指天帝。
  • 肃令:严令。
  • 贞劲节:坚贞不屈的节操。
  • 老硬:老而坚硬。
  • 脆嫩:脆弱而嫩。
  • 俗圃:普通的园地。
  • :种植。
  • 红卉:红花。
  • 古道振:振兴古朴之道。
  • 灵均:指屈原,因其字灵均。
  • 骚人:诗人,此处特指屈原。
  • :此处指欣赏、赞美。
  • 恶紫:厌恶紫色,典出《论语》,比喻厌恶不正之风。
  • 鲁叟:指孔子。
  • 遁无闷:隐退而无烦恼。
  • 世眼:世俗的眼光。
  • 脂粉:化妆品,比喻表面的装饰。
  • 安命:安于天命。

翻译

只有菊花可以与松树相配,它们接受天地间的正气。我家中种植了上千株菊花,每天早晨耕作,晚上灌溉,使其得到滋润。不说它能延缓衰老,至少能让我的自然本性得到乐趣。严霜使百草凋零,天帝颁布了严令。这时才知道坚贞不屈的节操,老而坚硬,与脆弱嫩弱不同。在普通的园地种植红花,依赖你振兴古朴之道。斥责那些非同类,一洗屈原的遗憾。诗人屈原曾经欣赏的,这些花儿怎敢与之竞争。厌恶紫色如同厌恶杂草,孔子隐退而无烦恼。世俗的眼光看重表面的装饰,而君子则安于天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坚贞不屈品质的崇敬和对自然本性的追求。诗中,“惟菊可配松”一句,即表明了菊花的高洁与坚韧,与松树并列,共同象征着天地间的正气。作者通过描绘自己家中菊花的种植和照料,展现了与菊花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菊花品质的认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俗圃”与“古道”的对比,强调了振兴古朴之道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恶紫”与“鲁叟”的引用,表达了对世俗眼光的批判和对君子安于天命的推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