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小酌得生字

· 方回
泯默抑幽抱,低回挫高情。 肥遁夙果决,羁旅犹牵萦。 华摭有旧习,冷嗜无新营。 醲鲜世所竞,褒博日以轻。 小人徇流俗,君子怀友生。 浮?岂不浊,澄渊元自清。 丹枫昔雁落,绿柳今莺鸣。 蛰潜脱寒语,孳乳陶舒明。 推排故已顺,会合讵易并。 燠景敞重屋,芳物绵修城。 愧乏丝竹奏,劣奉殽蔌擎。 张子霏玉屑,赵老宣金声。 予辩亦稍纵,遑恤听瞩惊。 邂逅一兹醉,逝之南山耕。 眯目眩迅辙,刚心谢尘缨。 彼我跬步间,奚翅重溟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泯默:沉默不语。
  • 肥遁:指隐居。
  • :早先,以前。
  • 羁旅:长期寄居他乡。
  • 华摭:指收集华丽的事物。
  • 冷嗜:指对冷门事物的喜好。
  • :顺从。
  • 浮?:指浮在水面上的泥土。
  • 澄渊:清澈的水潭。
  • 蛰潜:指动物冬眠。
  • 孳乳:繁殖。
  • 推排:推动,安排。
  • 燠景:温暖的阳光。
  • 丝竹:指音乐。
  • 殽蔌:指食物。
  • 霏玉屑:形容言辞如玉屑般细腻。
  • 宣金声:形容声音响亮如金石之声。
  • 遑恤:不必忧虑。
  • 邂逅:偶然相遇。
  • 眯目:眼睛微闭。
  • 刚心:坚定的意志。
  • 尘缨:尘世的束缚。
  • 跬步:半步。
  • 溟瀛:大海。

翻译

沉默压抑着内心的情感,低回中挫败了高远的情怀。早先决定隐居,如今却仍被旅居他乡所牵绊。收集华丽的事物是旧习,对冷门事物的喜好则无新意。世人竞相追求浓郁的鲜美,而我却日益轻视这种褒奖和博大。小人顺从流俗,君子则怀念朋友。浮在水面的泥土看似浑浊,而清澈的水潭却始终纯净。昔日的枫树下,雁群落下;如今的柳树旁,莺鸟鸣叫。动物冬眠后脱去寒冷的束缚,繁殖并陶冶出明媚的春光。推动事物已逐渐顺利,但真正的会合却不易并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重屋,芬芳的气息弥漫在长长的城墙。我愧于缺乏音乐的伴奏,只能勉强奉上简单的食物。张先生的言辞如玉屑般细腻,赵老的声音响亮如金石之声。我稍稍放纵了辩论,不必忧虑听众的惊讶。偶然间一次醉酒,仿佛回到了南山耕作的日子。微闭双眼,避开迅速的车辙,坚定的意志摆脱了尘世的束缚。彼此间的距离虽近,却仿佛隔着重重海洋。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清湖小酌时的深沉思考和感慨。通过对隐居与羁旅、旧习与新营、流俗与友情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枫树、雁群、柳树、莺鸟等,以景寓情,深化了诗的意境。结尾处的醉酒与南山的联想,更是透露出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方回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