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老山张鹏飞御史

· 方回
通袖风霜手,挥毫雅颂音。 柄臣曾见惮,素士许同吟。 包括沧溟浅,蜚腾岁月深。 一朝梦惟肖,槁草仰商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袖:形容手长,这里指手能触及的范围广。
  • 风霜:比喻经历的艰难困苦。
  • 挥毫:挥笔,指书写或绘画。
  • 雅颂:《诗经》的两个部分,这里指高雅的文学作品。
  • 柄臣:掌握权力的官员。
  • 素士:指清贫的士人。
  • 包括:包容,涵盖。
  • 沧溟:大海。
  • 蜚腾:飞跃,比喻事业或名声迅速上升。
  • 惟肖:非常相似,这里指梦境中的形象非常真实。
  • 槁草:枯萎的草。
  • 商霖:商代的霖雨,比喻及时的帮助或恩泽。

翻译

你那双能触及风霜的手,挥洒笔墨创作出高雅的诗篇。 权臣见了都感到畏惧,清贫的士人却赞许与你同吟。 你的才华涵盖了浅浅的海域,名声随着岁月飞跃深远。 一夜之间,梦中你的形象如此真实,仿佛枯萎的草仰望着商代的霖雨,期待着你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张鹏飞御史的才华与影响力。诗中,“通袖风霜手”形容其手能触及的范围广,暗喻其能力非凡;“挥毫雅颂音”则直接赞扬其文学造诣。后文通过“柄臣曾见惮”与“素士许同吟”的对比,展现了张鹏飞在权贵与士人中的不同影响。结尾的“梦惟肖,槁草仰商霖”则寓意深远,表达了对其及时雨般恩泽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张鹏飞的敬仰之情。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