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踰(yú):超过。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唱枫宸:指在朝廷中高声吟咏,这里指文天祥在朝廷中的声望和地位。
- 厄运:不幸的命运。
- 九原:指墓地,也泛指地下。
- 刚风:强劲的风。
翻译
年仅超过二十岁就在朝廷中高声吟咏,海内文章第一人。 谁说国家没有不幸的命运,从来天地间总有忠臣。 这声音不朽,流传千古,如今还存世,仅剩七十岁。 二十五年过去了,他的墓地在九原之下,夜晚强劲的风吹过,仿佛要触碰到星辰。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文天祥的忠诚与才华,以及他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诗中“年踰弱冠唱枫宸,海内文章第一人”描绘了文天祥年轻时的才华横溢和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后两句“孰谓国家无厄运,从来天地有忠臣”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对忠臣的崇敬。最后两句通过描绘文天祥墓地的景象,寄托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 —— [ 元 ] 方回
- 《 喜宗兄端叟再会武林还暨阳二首 》 —— [ 元 ] 方回
- 《 大雪约程以忠不至次日以诗问之 》 —— [ 元 ] 方回
- 《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汉臣闵口渡 》 —— [ 元 ] 方回
- 《 听航船歌十首 》 —— [ 元 ] 方回
- 《 送天台杨仲儒秀才如北 》 —— [ 元 ] 方回
- 《 西斋秋感二十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