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秋感二十首

· 方回
明年七帙开,头白焉用悲。 佚乐或早死,老穷君勿嗤。 幼小入学堂,忆我十岁时。 堂宇化为灰,无复同学儿。 二十上京华,生齿何熙熙。 千万骨已朽,世换朝市移。 夜枕念此事,百感心自知。 飒飒落叶堕,浩浩寒风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帙(zhì):指七十岁。帙,古代用于计算年龄的单位,一帙为十年。
  • 佚乐:放纵享乐。
  • 生齿:人口。
  • 熙熙: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 世换朝市移:指时代变迁,朝代更迭。

翻译

明年我就七十岁了,头发白了又何必悲伤。放纵享乐或许会早死,老了贫穷你也不要嘲笑我。回忆我十岁时,幼小进入学堂。学堂如今已化为灰烬,不再有同学的欢声笑语。二十岁那年我上京城,那时人口众多,熙熙攘攘。千万人的骨骸已朽,时代变迁,朝代更迭。夜晚枕着这些往事,百感交集,只有我自己知道。飒飒的落叶落下,浩浩的寒风吹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七帙”与“头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佚乐”与“老穷”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回忆中的学堂和京城的熙熙攘攘,与现在的荒凉和变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沧桑和无奈。结尾的“飒飒落叶堕,浩浩寒风吹”以景结情,加深了诗的意境,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