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鹏飞三绝

· 方回
雪天人品最高者,蓑笠江干一钓竿。 才有侍儿焉识此,党晖陶谷总酸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蓑笠:suō lì,指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和斗笠。
  • 江干:jiāng gān,江边。
  • 侍儿:shì ér,侍女。
  • 党晖:dǎng huī,人名,此处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具体不详。
  • 陶谷:táo gǔ,人名,指宋代文人陶谷,以清贫著称。

翻译

在雪天,那些人品高尚的人,会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江边手持一根钓竿。那些只有侍女陪伴的人怎能理解这种境界呢?像党晖和陶谷这样的人,虽然清贫,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酸楚而寒冷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雪天中高尚人物与侍女陪伴者的不同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推崇。诗中“蓑笠江干一钓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凸显了主人公的超凡脱俗。而“才有侍儿焉识此”则暗示了世俗之人的无知与浅薄。最后提及的党晖和陶谷,更是以他们的清贫生活来象征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