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函谷: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南,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紫阁:指仙人隐居的山峰,也泛指高耸的山峰。
- 红楼:此处指僧人居住的地方,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废弃。
- 兰亭:古代名胜,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写作地。
- 古瘗(yì):古代埋葬的地方。
- 狐貉:狐狸和貉,此处指野生动物。
- 椒壁:古代宫殿墙壁的一种装饰,用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有香气。
- 遗基:遗址,指古代建筑的遗迹。
- 清渭:指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中部。
翻译
客人从函谷关经过南方,略微谈起了长安往日的忧愁。 仙人隐居的山峰依旧高耸,而僧人的居所已无寺庙,只能询问废弃的红楼。 兰亭的古墓地如今藏匿着狐狸和貉,椒壁的遗址上牧马牛。 万古不变的是,尽管人事已非,唯有清澈的渭水依旧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长安旧日的繁华与现今的荒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紫阁”、“红楼”、“兰亭”、“椒壁”等,都是对长安旧日景象的回忆,而“狐貉”、“牧马牛”则描绘了现今的荒凉。最后一句“万古不随人事改,独馀清渭向东流”,以渭水的恒常不变,来象征历史的无情和自然的恒久,深化了诗歌的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 》 —— [ 元 ] 方回
- 《 令狐信芳招饮天庆呈张文焕 》 —— [ 元 ] 方回
- 《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八 》 —— [ 元 ] 方回
- 《 次韵宾旸啼字犹字二首 》 —— [ 元 ] 方回
- 《 重至秀山售屋将归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三月初五日同诸友自城南游水西书事 》 —— [ 元 ] 方回
- 《 人日立春记苦雨无冰 》 —— [ 元 ] 方回
- 《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