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二月十六日:指农历闰年的二月十六日。
-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二月或三月,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 莺花:指春天黄莺和盛开的花朵,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逆料:预料,预测。
- 悬知:悬念,挂念。
- 浇松:指在清明节时给墓地的松树浇水,以示祭奠。
- 乃翁:指父亲。
翻译
每天楼头的柳树都绿意盎然,每年我都因为客居他乡而辜负了春风。 在莺歌燕舞、花开的季节,战争再次爆发,我的诗酒生涯也越发显得困顿。 我预料未来还有多少日子,心中挂念着过去的一切都已成空。 在故乡的寒食节,我也会去给松树浇水,想必孩子们也会想念他们的父亲。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日日楼头柳色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年年为客负春风”却透露出作者因长期客居他乡而感到的遗憾。后两句通过对战争和生活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结尾处,作者想象在故乡的清明节,自己也会像往年一样去祭奠,同时想到孩子们也会想念自己,增添了一抹温情和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治圃杂书二十首 》 —— [ 元 ] 方回
- 《 立夏五首 》 —— [ 元 ] 方回
- 《 题陈仲良宅观古物及徐熙来禽卷 》 —— [ 元 ] 方回
- 《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 —— [ 元 ] 方回
- 《 久不作诗非避俗议偶老懒且次范君泽韵 》 —— [ 元 ] 方回
- 《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九 》 —— [ 元 ] 方回
- 《 岁尽即事三首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