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 刘鹗
生民困苦亦已极,官府徵呼又逼人。 上下但知求富利,不知总为贼驱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生民:百姓。 徵呼:征召,召唤。这里指官府的征税和征召劳役。 总为:总是,一直是。 贼驱民:被贼人驱使的百姓,这里指百姓因为官府的压迫而被迫成为盗贼或反叛者。

翻译

百姓的困苦已经到了极点,官府的征税和征召劳役又逼迫着人们。 上上下下只知道追求财富和利益,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导致百姓成为盗贼或反叛者的原因。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揭示了元代社会官府对百姓的残酷压迫和百姓因此陷入的绝望境地。诗中,“生民困苦亦已极”一句,直接点明了百姓生活的艰难,而“官府徵呼又逼人”则进一步揭示了官府的苛政。后两句“上下但知求富利,不知总为贼驱民”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指出官府只顾自身利益,不顾百姓死活,最终导致社会动荡,百姓被迫走上反叛之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愤慨。

刘鹗

元吉安永丰人,字楚奇。仁宗皇庆间荐授扬州学录,历翰林修撰,擢江州总管,升广东副使,拜江西参政。守韶六年,后为江西红巾军所破,被执死。为文风骨高秀,学者称浮云先生。有《惟实集》。 ► 3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