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生官平滦州学

闻名不一识,始识还我辞。 问子何所之,出为百里师。 滦河偪幽朔,士有刚勇姿。 一陶以礼乐,揖让中州为。 傥可行所学,无择官高庳。 上以育人材,下以开民彝。 为国右庠序,深意良在兹。 海风天南起,桐叶初去枝。 诸侯起相送,张饮连夕晖。 子有二三策,宿昔献彤墀。 从来志经世,况有御史知。 兹焉发初轫,远大以相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ī):接近,迫近。
  • 幽朔:指北方边远地区。
  • 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比喻文雅、有礼貌。
  • 中州: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国。
  • (tǎng):倘若,如果。
  • (bēi):低下,卑微。
  • 民彝:民众的常规,社会的伦理。
  • :推崇,重视。
  • 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指学校。
  • 桐叶:桐树的叶子,常用来比喻离别。
  • 彤墀:红色的台阶,指朝廷。
  • (rèn):阻止车轮滚动的木头,发轫指开始。

翻译

听说你的名字已久,却未曾相识,初次相识你却要告别。问你将去往何方,你将成为百里的教师。滦河接近北方的边远地区,那里的士人有着刚勇的气质。一旦用礼乐来陶冶他们,他们就能像中原人一样文雅有礼。如果你能实践你的学问,不必在意官职的高低。在上能培育人才,在下能开启民众的伦理。国家重视学校,深意就在于此。海风从南方吹起,桐叶刚刚离开枝头。诸侯起身相送,连续几个夕阳下的宴饮。你有两三条策略,早晚献给朝廷。一直以来你都有治理国家的志向,何况还有御史知道你的才能。从此开始你的旅程,期待你未来的远大前程。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生前往滦州任教的祝福与期待。诗中,诗人赞扬了吴生的学识与志向,认为他能在边远地区推行礼乐,教化民众,培育人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吴生未来仕途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发挥所长,为国为民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与国家未来的深刻思考。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