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欧阳良有高山仰止四首
我携二三子,行此白玉湾。
案头左章集,古语留人间。
我昔识此士,风雨满空山。
忧愁送日月,不复记容颜。
自从一别来,乃此再见悭。
为客使同邑,造物何其儇。
岂无城府意,乘马忽复班。
还能顾寂寞,山路披荒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欧阳良有: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意为仰望高山,比喻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 白玉湾:形容水域清澈美丽,如同白玉一般。
- 案头:书桌或办公桌上。
- 左章集:书名,可能是欧阳良有的诗文集。
- 造物:指自然或命运。
- 儇(xuān):狡猾,此处指命运的捉弄。
- 城府:比喻心机深沉。
- 班:排列,此处指排列整齐的马队。
- 荒菅(jiān):野草,比喻荒凉之地。
翻译
我与几位朋友,漫步在这如白玉般清澈的水湾边。 书桌上放着欧阳良有的诗集,那些古老的诗句留存于人间。 我曾认识这位士人,那时风雨满山,我们共同度过。 忧愁的日子里,日月如梭,我甚至记不清他的容颜。 自从那次分别后,直到这次才难得再次相见。 作为客人来到同一个县城,命运真是狡猾。 虽然没有深沉的心机,但看到整齐的马队,心中仍有感慨。 他还能关心我这寂寞的生活,山路荒凉,他披荆斩棘来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欧阳良有的思念与敬仰。诗中,“白玉湾”与“左章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后者则体现了人文的厚重。诗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末,诗人以“山路披荒菅”来象征友人的艰辛来访,表达了对友人不离不弃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