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西溪
万山倒沧浪,一叶凌嵯峨。
嵯峨为飞舞,翠影如婆娑。
轻阴散雨足,净绿生圆波。
人间碧海幻,老眼青铜磨。
风云几千古,办此雨一蓑。
溪南有幽人,鼓棹前山阿。
烟深渺无处,月色浮松萝。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婆娑(pó suō):形容树影摇曳的样子。
- 碧海幻:比喻水面如碧海一般,景象变幻莫测。
- 青铜磨:比喻老眼昏花,如同磨过的青铜镜,模糊不清。
- 鼓棹(gǔ zhào):划桨,指划船。
- 松萝(sōng luó):一种地衣类植物,常悬挂于松树上。
翻译
万山映入碧波之中,我乘一叶小舟凌驾于险峻的山峰之上。 山峰高耸似乎在飞舞,翠绿的影子摇曳如舞。 轻柔的阴云散去雨脚,洁净的绿色在圆润的波纹中生辉。 人间的水面如同变幻的碧海,老眼昏花如同磨过的青铜镜。 风云变幻历经千古,准备这一身雨衣应对。 溪的南边有位隐士,划着船前往山弯处。 烟雾深处无法寻觅,月光照耀着松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泛舟西溪的景象,通过“万山倒沧浪”、“一叶凌嵯峨”等句,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和诗人乘舟的豪情。诗中“嵯峨为飞舞,翠影如婆娑”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山峰以动感,生动描绘了山影摇曳的美景。后文通过“碧海幻”、“青铜磨”等比喻,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变幻的感慨和对老去的无奈。结尾处“烟深渺无处,月色浮松萝”则营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刘因
元保定容城人,字梦吉,初名骃,字梦骥,号静修。学宗程朱,而兼采陆九渊之说。家居教授,随材器教之,皆有成就。世祖至元十九年,以学行荐于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以母疾辞归。有《静修文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