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幽隐图

我家清江县城北,竹梁花埭环深宅。 邻屋分灯夜读书,仙山借鹿春耕石。 踪迹年来逐转蓬,万事惊心旧业空。 无钱买山惟爱画,坐对新图如梦中。 柴门茂树森相向,野水山桥接空旷。 雨足沙田野犊閒,风回茅屋晨鸡唱。 隔林炊黍起新烟,接竹穿篱引涧泉。 傍堤榆柳皆新种,近舍柘枝不记年。 山深住久疏城府,人情颇讶今非古。 酒熟频开白社尊,家贫时卖□公屦。 迩者中原相犄角,锦袍白马相驰逐。 得失俱随去水流,至今犹记王官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ài):堤坝。
  • 仙山:神话中的仙境。
  •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新图:新的画作。
  • 野犊:野生的牛犊。
  • 白社:指隐居的地方。
  • □公屦:此处可能指某种鞋子,具体不详。
  • 犄角:对峙,对抗。
  • 王官谷: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我家住在清江县城的北边,竹制的桥梁和花丛环绕着深宅。夜晚邻居们分灯读书,春天则在仙山借鹿耕作于石上。这些年来,我的行踪如同随风飘转的蓬草,一切事物都让我感到惊心,旧时的家业已空。没有钱买山,只能爱看画,坐在那里对着新画作就像在梦中一样。柴门旁茂密的树木森然相对,野水和山桥连接着空旷之地。雨后沙田里野生的牛犊悠闲,风回茅屋时晨鸡开始鸣叫。树林间炊烟袅袅升起,竹子和篱笆间引着涧泉。堤旁新种的榆树和柳树,近处舍旁的柘枝已不知年月。住在深山久了,对城市的繁华已感疏远,人们惊讶于今不如古。酒熟时常开启白社的尊酒,家贫时常卖掉□公屦。近来中原地区相互对峙,锦袍白马在战场上驰骋。得失都随流水而去,至今仍记得王官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通过对比深宅的宁静与城市的喧嚣,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诗中“转蓬”、“旧业空”等词语,反映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过去辉煌的怀念。结尾处的“得失俱随去水流”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历史遗迹的记忆,增添了诗作的哲理意味。

刘永之

元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