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王德符

深期久屈一时伸,白发蓬庐竟不春。 在抱孤儿方识母,藏书万卷付何人。 穗帷像设空堂暮,萧寺琴尊异世身。 同社相逢俱涕落,百年无复见遗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穗帷(suì wéi):灵帐,用以覆盖灵柩的帐幕。
  • 像设:指灵堂中的遗像。
  • 萧寺:指佛寺,这里可能指王德符的居所或纪念地。
  • 琴尊:琴与酒,常用来指文人的雅趣。
  • 异世身:指已故之人,意指王德符已离世。
  • 遗民:指那些坚守旧时文化、风俗的人。

翻译

原本期待你长久屈居后能一时显达,谁知白发苍苍的你却永远离开了简陋的居所,不再有春天的生机。 你怀中的孤儿刚刚开始认识母亲,而你那藏书万卷又该交给谁来继承呢? 灵帐下,你的遗像在空荡的堂中显得格外孤寂,暮色降临。 在佛寺中,你的琴与酒,已成过去,只留下异世的身影。 与同道中人相逢,我们都因你的离去而泪流满面,整个时代再也无法见到像你这样的遗民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王德符的深切哀悼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白发蓬庐竟不春”一句,既描绘了王德符晚年的凄凉景象,又暗含了对时光无情、人生易老的哀叹。后几句则通过对王德符生前身后事的描述,展现了他生前的孤寂与死后的凄凉,以及他文化遗存的无人继承,表达了对一个时代文化消逝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廖大圭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泉州晋江人。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 252篇诗文